【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1日施行】4月15日,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日前发布 ,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修订热扩散测试,进一步明确待测电池温度要求 、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整车测试条件,技术要求从此前的着火 、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等 ,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等;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 ,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等。此外,修订版本明确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即非驱动类电池不适用;完善绝缘电阻要求 ,增加包含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绝缘电阻要求;提升挤压测试要求,增加绝缘电阻相关判定条件。
【机会前瞻】
4月15日,工信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 ,这被业界称为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其核心内容围绕热扩散防护 、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安全三大维度展开 。
在热扩散防护要求上,新标准全面升级 ,将电池系统热失控后的安全目标从 “5分钟逃生时间 ” 提升至 “不起火、不爆炸”,要求触发单体热失控后,电池包或系统需在2小时观察期内无明火、无爆炸 ,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超过60℃。
同时,新标准增加了底部撞击测试覆盖真实风险。针对车辆行驶中电池包底部可能遭遇的飞石撞击 、路面凸起等场景,新国标要求电池包在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后 ,需满足无电解液泄漏、无外壳破裂、无热失控的严苛标准 。
在快充循环后的耐久性方面,为应对超快充技术普及带来的安全挑战,新国标要求动力电池在完成规定次数的快充循环后,仍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 ,确保高频充放电下的稳定性。
本次《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发布,标志着当前动力电池的安全理念从 “事故后被动防护” 转向 “设计端主动阻断 ”,倒逼企业重构电池热管理系统 ,例如采用陶瓷纤维隔热层 、纳米级阻燃材料等技术。而新标准中提到的底部撞击测试,将直接关联电池包结构设计,例如要求底部集成高强度防撞梁 ,或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提升抗冲击性能。同时,也将加速淘汰落后的电池材料和工艺,推动行业向长寿命、高稳定性技术路线转型 。
盘前机会前瞻|商务部最新发声!支持家政服务消费,这几家公司在家政服务领域深耕多年值得关注(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盘前机会前瞻|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正式立项!机构看好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周期复苏机会,这几家公司值得关注(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盘前机会前瞻|最高补贴8万元!电池回收行业迎来政策东风,这几家公司在动力电池回收拆解领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盘前机会前瞻|新央企国家数据集团要来了!这几家公司在数据要素资产化和数据交易领域布局多年值得关注(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盘前机会前瞻|八部门联合出台新型储能利好!这几家公司在新型储能电站建设和能源数智化转型领域积累深厚值得关注(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火山视频:网红黑料吃瓜网站抖音-劲爆黑料吃瓜-盘前机会前瞻|三部门发文重点培育智能家居等消费端场景,这几家公司在高品质智慧家居领域布局较早值得关注(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盘前机会前瞻|AI新宠Manus刷屏了!AI智能体爆发在即,这几家公司智能体产品已在垂直领域落地值得关注(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盘前机会前瞻|AI公务员上岗了!智慧政务进入新阶段,这几家公司在政务信息化和国资云领域深度布局值得关注(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