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于本届上海车展迎来中国首秀的宝马新世代X概念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款车型上 ,观众能够感受到未来新世代量产车型的设计特点。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发布会上透露,首款中国专属新世代车型为BMW iX3L。目前首款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已在沈阳下线并开启全面测试,明年将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以宝马新世代车型为代表,宝马将在华展开阵容较强的系列产品布局 。2025年 ,宝马集团计划在中国推出10余款新车型;2026至2027年,公司将推出包括新世代车型在内的20余款新车。
宝马集团负责客户 、品牌及销售业务的董事高乐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也是宝马最大单一市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占半壁江山,纯电车型占比突出,因此基于纯电架构的新世代车型恰逢其时 。 ”
在新世代车型上 ,宝马带来系列科技升级,包括其全球首创BMW全景iDrive、行业首个BMW驾控超级大脑、革命性大圆柱电池,该车还会搭载本地开发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以驾驶员为中心 ,宝马全景iDrive用全新交互界面提供不同的人机交互体验。其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集成超近距投影技术,以及纳米涂层风挡玻璃 ,搭配3D抬头显示、竖向双幅设计的智控方向盘,界面虚实结合,以分层设计引导视线向前,保证信息丰富程度的同时不干扰驾驶员专注驾驶 。
而在马力易得的年代 ,宝马更看重性能控制。高乐告诉界面新闻,“从技术角度看,电动时代想打造一款性能好 、速度快的车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但复杂之处在于,我们会把生命托付于一辆汽车,因此我不同意‘汽车是轮子上的手机’这种说法 ,因为汽车应是被严肃认真打磨的一款座驾”。
每一款纯电宝马都将搭载负责驾驶动态控制的BMW驾控超级大脑 。高乐介绍称,针对宝马新世代车型,品牌非常强调驾控 ,一方面能够支持车辆卓越的性能,同时快速响应,无论制动、转向都能够精准控制 ,“让驾驶员觉得控制性能强悍的车依然自如”。
在自研动态性能控制系统的同时,宝马在其他技术与合作方共同攻关,例如语音识别方面由斑马提供,大语言模型领域未来会采用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的宝马定制AI引擎 ,并叠加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高乐对上述模式解释称,“在中国,尤其在数字化智能座舱方面 ,我们会依托本地合作伙伴 。”

辅助驾驶领域,宝马认为安全和可靠是创新底线。高乐表示,“对宝马来说 ,如果要给高度自动驾驶的感受和安全驾驶保障二者做一个优先级排序,安全驾驶一定是在优先级顶端 ”。
伴随智能驾驶领域新规发展,中国辅助驾驶开发速度是否会呈现延缓趋势成为车展上被热议的话题 。高乐认为 ,新规并不会延缓辅助驾驶的发展速度,而是能够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近来大家对自动驾驶的期望有点过高了,驾驶员会太过依赖机器自动驾驶。宝马主张汽车是人机配合的产物 ,工信部的新规可以提高安全性要求,与宝马不谋而合,也就是对于人和机器各自职能要进行区分 。”
中国市场的价格战持续至今,尚未完全降温。在高乐看来 ,虽然目前市场情绪偏于疲软,消费者信心不足,但好消息是中国市场还在增长。“据我所知 ,很多汽车公司赔钱卖车,我们认为目前的价格战是不可持续的,企业终究还是要以盈利为目标 ,我有信心市场局面和价格形势会发生转变 。”
除新能源之外,宝马关注到中国市场当前传统燃油车仍占有50%的市场份额。品牌坚持在华投资与创新,不局限于单一动力形式 ,高乐表示“正如宝马展台上既有燃油M车型,也有纯电版本,未来全球市场会延续多动力路线 ”。
当前多家跨国汽车公司争相布局的氢能 ,被业内视作未来动力形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氢动力方面,宝马将在2028年推出氢动力车型。高乐表示,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电池的原材料不充裕的地区,氢能是一项很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宝马开发氢能技术已有近20年 。早在2009年 、2010年 ,宝马就已有氢动力7系的部分车辆进行测试。高乐介绍称,近20年宝马不但在持续完善氢动力的技术,也与丰田在氢动力总成方面开展合作 ,成果最后都会转化到2028年的量产氢动力车型。
智能驾驶参展商“更新换代”,这些新面孔新产品集体亮相|2025上海车展|界面新闻 · 科技
回归产品与技术,中国汽车业正在变得更加务实|2025上海车展|界面新闻 · 汽车
西瓜视频:黑料不打烊155fun吃瓜网-399su吃瓜黑料-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建议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界面新闻 · 快讯
极目新闻:吃瓜黑料不打烊免费-最新黑料吃瓜网站-武汉公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确认无人驾驶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界面新闻 · 快讯
当智能驾驶成为汽车标配,背后产业链会有哪些变化?|界面新闻 · 汽车
更加精打细算的汽车公司给车展带来哪些新变化?|2025上海车展|界面新闻 · 汽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